下图是“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④洋流名称是________,它对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⑤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填暖流或寒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有著名的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3)图中③洋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4)如果①处海域发生油轮漏油事故,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带来的影响是
。
(1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侧视图,图中MN为等高线,GH为等压线。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 处。
(2)图中,丙处实际风向是_________风,B处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__风。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大气环流,乙为陆地,则此时正值北半球_____季。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_。若此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_____表示城市。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海域可能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
甲处的洋流等温线图是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 B.气温高,气压低 |
C.气温低,气压低 | D.气温低,气压高 |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某卫视综艺节目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左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右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②弱、③强 | B.①强、③弱 |
C.②强、④强 | D.②强、④弱 |
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①的减弱 | B.③的增强 |
C.④的减弱 | D.①的增强 |
湄公河流经老挝与柬埔寨边境某河段(如下图),岛屿星布,景色迷人,人称“四千美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河段岛屿数量季节变化大,数量最少的月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1月 |
近年来,孔恩瀑布水量不断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截水灌溉 | B.植被破坏 |
C.河道采砂 | D.全球变暖 |
读世界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④从性质上看,会对沿岸气候起什么样的作用?
(2)图上有一世界性大渔场,描述其在图上分布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3)指出图中自然景观A→B→C→D的过渡体现的规律及其影响的主要原因。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1)该海域位于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
(2)图中a、c洋流,分别是 风和 风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 ____渔场,它位于d和___________ ____寒流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 。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简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北半球______(夏季或冬季)气压分布状况。每年春分至秋分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变化,先变___ ___,后变___ ___。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 ___,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 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
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 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 ___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___ ___风,形成原因是___ ___;受此季风的影响,印度的气候特征是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