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士人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高二历史第4页共5页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 秦 楚 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荀子》
(1)美国人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中写到“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晚周时期儒学家们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有何意义?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材料四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说明其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下图是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描述的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受到时人广泛拥护 |
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
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 |
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背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理学。
——摘自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材料三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摘自《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荀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程颐———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C.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
D.黄宗羲——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 )
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
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 |
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 |
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 |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
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 |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
南怀瑾在《谈历史与人生》中认为“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极力盛赞儒家文化对塑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
B.崇尚道家自然本真,注重个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C.儒道两家的文化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扬儒抑道 |
D.认为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但又相互补充而协调 |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此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2) 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并指出其目的。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7分)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
话题 |
人物 |
看法∕史料 |
结论 |
专 制 统 治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 |
董仲舒 |
天子受命于天 |
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
|
黄宗羲 |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 |
|
谭嗣同 |
君,皆大盗也 |
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 |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
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