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的有益探索是:

A.图一: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
B.图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
C.图三: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
D.图四:挖沟渠,以工代赈
来源:2010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监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 B.杜鲁门
C.罗斯福 D.里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倡导走“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美国总统是(   )

A.胡佛 B.罗斯福 C.里根 D.克林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来源:高三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美国开始修建当时最大的公共工程------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美国政府拿出大量资金开展这一建设的最主要的动机在于

A.通过发展能源工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以此来增加就业,从而刺激消费以缓解危机
C.美国政府想借此达到发展国营经济的目的 D.为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作物资方面的准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要求
B.没有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C.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A.在二战后才开始出现
B.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
C.基本消除了自由竞争
D.是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C.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是否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B.是否维护自由企业制度
C.是否由政府出面干预经济
D.是否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大危机后,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非常不满 (  )

A.自由贸易 
B.自由放任
C.国家干预经济
D.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73年、1973~1978年工业生产对比表

国别
1950~1973年(%)
1973~1978年(%)
日本
14.1
1.1
联邦德国
7.6
0.9
意大利
6.7
2.0
法国
6.1
1.3
美国
4.3
2.5
英国
3.1
0

材料二:当前的危机同时是由于:(1)资本主义的积累进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在不同的资本主义中各有不同的发展;(2)竞争与抗衡,这种竞争与抗衡是针对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在整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整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对抗,以及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同那些产油及生产其他原料的国家……的冲突。——法国历史学家博德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扩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2%~2.5%的速度极限。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Ⅱ》
(1)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发展状态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上述两个时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回答产生这一转折性事件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中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使美国摆脱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B.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开创了“以工代赈”的成功模式
D.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