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
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
A.商业专卖 | B.闭关锁国 |
C.开埠通商 | D.实业救国 |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
朝代 |
纪年 |
年份 |
户数(万户) |
人口数(万) |
西汉 |
平帝元始二年 |
2 |
1233.31 |
5959.50 |
东汉 |
光武帝中元二年 |
57 |
427.96 |
2100.78 |
桓帝永寿三年 |
157 |
1067.80 |
5648.69 |
|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 |
280 |
245.98 |
1616.39 |
隋 |
炀帝大业五年 |
609 |
890.75 |
4602.00 |
唐 |
玄宗天宝十四年 |
755 |
891.47 |
5291.93 |
北宋 |
徽宗大观四年 |
1110 |
2088.23 |
4673.48 |
南宋 |
光宗绍熙四年 |
1193 |
1230.29 |
2784.51 |
元 |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
1291 |
1343.03 |
5984.90 |
明 |
成祖永乐元年 |
1403 |
1141.58 |
6659.83 |
清 |
世祖顺治八年 |
1651 |
—— |
1063.33 |
高宗乾隆十八年 |
1753 |
—— |
10275.00 |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
(注: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繁盛篇:千年骆驼铃吟唱中国传奇
驼队行走在丝绸之路上,驮载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文化。中西方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为彼此注入新鲜血液,西方的宗教、戏剧、胡乐、胡舞、胡器、胡食等进入中国,中原文化在西域广泛流行……在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稳步前行……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
材料二 衰落篇:汽笛轰鸣淹没了摇曳驼铃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 “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 ”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材料三 崛起篇:世界繁荣的呼唤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日、俄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背后的潜台词是视中亚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力争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上风……(“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传输的文化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丝绸之路崛起的因素有哪些?(6 分)“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4 分)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以下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和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D.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 B.倡导重农抑商 |
C.爱民如子 | 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人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 B.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
C.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 D.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 |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人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
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