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 )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
C.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 D.徽商资本雄厚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B |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
C |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
D |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A.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 B.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
C.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 |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
A.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 B.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
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 D.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B.“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
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
D.“匠有常主,记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 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 |
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 | 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 |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
C.中央集权制全面走向反动 |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下图)。
请回答: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为题。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 )
A.完全开放民间贸易 | B.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
C.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 D.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 |
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B.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 |
C.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 )
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 B.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 |
C.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
乾隆时入阁协办批本的程晋芳曾感慨说:旁观者谓密务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
A.军机处并未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 | B.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
C.内阁处理的政务不如军机处重要 | D.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