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和民间俗语“吃什么补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世界潮流,但也有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这说明(   )
①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腐朽文化 
②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改造、剔除
③吃不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④对落后饮食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 9月19日,中央电视台“梅州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世界客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文体中心完美呈现。 中秋节的传统意味“团聚”,始终让人向往和珍惜。中秋这一文化纽带让隔海相望的两岸同胞彼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血脉相连。这说明(   )

A.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终于实现 D.传统文化是促进统一的决定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福建闽西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如龙岩采茶灯起源于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龙岩采茶灯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龙岩新罗区组织万人表演了龙岩舞曲“采茶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瑰宝,推动了“采茶灯”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如何将古老而深厚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总局先后在新浪、腾讯两大主要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简洁、快速的传播特点,及时发布国家的政策措施和药学科普知识,回应网友关注,受到网友热捧。 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上个世纪50 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材料二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常熟市中学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该校艺术组教师谢燕月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常熟花边”引入课堂。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超出了学校和老师的预料,课程取得良好效果。该校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

A.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课堂 B.教育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D.教育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商业利益,拆旧仿古频频上演,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此举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予以“黄牌警告”。材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保持原貌
B.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C.保护传统文化与体现时代精神相对立
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基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产优秀电视剧《火蓝刀锋》《民兵葛二蛋》《与狼共舞》等创作都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贴近群众、反映时代、弘扬主旋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
①直面生活是文艺的重要使命 
②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检验文艺创作的根本标准
③不断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 
④我国文艺创作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2月7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幅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忠实再现 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继承 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开始“走出去”。然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让更多的影视产品走出国门,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③坚持以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④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有国界,婆媳无国界”某演员的一条微博无意中道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④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     )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9月,一部由美国人制作的电影因涉嫌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引发伊斯兰教国家群众巨大的反美浪潮。这警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应该(     )
①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各国文化的个性和优劣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博采众长,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思维创新的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