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项目曝光,使天天举着 “人权”、“自由”、“民主”大棒的山姆大叔在全世界陷入了信任危机。听其言、观其行,在这事件中,处处可见美国的霸道逻辑。由材料可知( )
①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③发展科技维护信息安全是当今国家的战略重点
④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月28日,一辆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撞向天安门金水桥护栏。事件造成5人死亡,38人受伤。警方认定,“10.28”事件是一起经过严密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5名涉案人员已被北京公安局全部抓获。这表明:
①恐怖主义活动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②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③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④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专制职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对当前世界经济的看法,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这表明
①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区域等中国东海空域。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引来世界各国关注。日美等国反应尤为强烈。25日,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提出抗议,要求取消这一决定。美国国防部发言人25日强调,不会按中国的规定通报航空器在防空识别区内的飞行计划,重申不接受中国的任何要求。据此回答题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A.独立权 | B.管辖权 | C.平等权 | D.自卫权 |
日美两国对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反应强烈,从根本上说,
A.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 B.日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C.日美两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共同利益国家 | D.日美是同盟国,签有《日美安保条约》协议 |
( 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丝绸之路”开辞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便利通道,也培育了连绵不断的欧亚经济合作带。而如今的新丝绸之路一头连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是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带,该地带能否振兴,并顺利联结东亚径济圈,不仅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向西开发战略的成败,亦成为决定欧亚大陆地缘经济发展前途的重要一环。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丈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与中亚各国在“丝绷之路经济带”共同愿景的建设上体现的具体内容。
(2)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和中亚各国领导人积极推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理由。
2013年4月8日,台湾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致词中多次强调和平与对话的原则,是普世共同发展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世价值具有普世性,多元文化和自由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要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平、正义皆属之,它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
材料二 有关普世价值的论争,问题不在普世价值本身,而在普世价值的话语权。
历史上,西方拥有普世价值(文明)梦。“西方现代化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为西方建构起普世价值的话语权”。在当代,西方的普世价值并不“普世”, 个别国家把推广“普世价值”纳入其全球战略,常常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去垄断发展模式的话语权,甚至演化为普世霸权。
历史上,中国拥有天下大同梦。中华文化尊崇仁爱、宽容、和谐、诚信、正义、民本、“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理念,和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在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中国梦,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以中国崛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严重冲击,导致“中国威胁论”之滥觞。
材料三 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制度、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破除“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即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
结合材料,分析构建具有普世价值的“真正的全球化”的政治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选择俄罗斯作为出访首站不是偶然,而是要展示两国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双方对两国关系的把握、规划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有效的,为今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说明
①中俄两国在战略上有许多汇合点
②中俄两国顺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③中俄同盟己具雏形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两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美俄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后,叙利亚局势峰回路转,战争阴云暂时消退。“化武换和平”的背后,是美俄两国博弈的结果,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成绩。“化武换和平”方案带来叙利亚局势峰回路转表明
A.利益对立是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 | B.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
C.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基本形式 | D.利益变化导致国际关系捉摸不定 |
2013年召开的G20峰会中,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掀起一波又一波暗流,冲击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使得世界局势愈发复杂。这一现实
A.表明了世界多极化处在发展中 |
B.体现了不同国家间难以存在共同利益 |
C.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D.反映了政治实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实质 |
在俄罗斯、蒙古、印度总理同日访华后,中国政府在2013年10月24-25日召开高规格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周边外交是大国崛起的地区基础,以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统摄周边外交。周边外交不仅被提上战略的高度,而且已经进入外交工作的具体环节之中。由材料可知
A.我国开始着力推行战略结盟政策 |
B.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
C.我国致力于促进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 |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从俄罗斯到中亚,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同邻国的友好关系和周边的区域合作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这表明我国政府
A.通过与其他国家结成联盟来维护自身利益 |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
C.坚持对外开放,重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
D.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外交活动的宗旨 |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期坦等 中亚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中亚四国签署了能源、交通、通讯、投资、人文等 各领域的重大合作文件,并宣示了中国的中亚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是坚持“三好”,明确提出“三不”,即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概念。“古丝路”曾经为沟通沿途各国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基础上建设的“新丝路”,既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6万多家,外商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依据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
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探索简化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