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 |
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 |
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 |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工业品拥有量的差距 |
有关图文献的说法有误的是
A.它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
B.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C.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D.它颁布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诗句讲的是1957年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桥的是
A.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
B.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
C.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
D.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
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53—1958 | B.1949—1953 | C.1950—1954 | D.1953—1957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B.“文化大革命”期间 |
C.改革开发初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2010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当时的基本任务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颁布实施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 B.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 |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
下列史实对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通过 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 ④1982年12月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有人曾经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A.工业和农业并重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D.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 完成后。( )
A.一五计划 | B.土地改革 | C.三大改造 | D.新中国成立 |
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
C.武汉长江大桥 | D.葛洲坝水利工程 |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阅读下列材料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由于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增长6.5%,按此速度,国民收入每十一年将翻一番,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的生产增长勉强赶上人口增长,与此类型相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评价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请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