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
C.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 |
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
“挺进,挺进,挺进!埋葬蒋家王朝大反攻。为了转折创奇迹,逐鹿中原炮声隆。”这是某影片片头曲中的几句歌词,据此分析,这里所述挺进的目的地是( )
A.井冈山 | B.陕北 | C.大别山 | D.南京 |
1948年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面的示意图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的是( )
A. |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B.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
C.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
材料二 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材料三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并且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材料四 1954年9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材料五
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项 目 |
1978年 |
1990年 |
1997年 |
2002年 |
2009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18547.9 |
74462.6 |
102398 |
33535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4 |
1510.2 |
5160.3 |
7703 |
17175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毛泽东改向农村进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机关能够迁往北平跟哪一战役的胜利有关?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能够完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
(3)材料四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请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4)从材料五可看出,1978年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与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有关的是( )
A.转战陕北 | B.淮海战役 |
C.辽沈战役 | D.渡江作战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
C.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D.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实现 |
辨析改错题:(每空一分,共8分)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错误: 改正: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错误: 改正: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诺曼底登陆。
错误: 改正:
(4)解放战争时,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错误: 改正: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A.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
B.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 |
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
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
C.解放军入北京城 |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
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许多人来到淮塔瞻仰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下图雕像人物中没有
A.刘伯承 | B.邓小平 | C.陈毅 | D.彭德怀 |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
B.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
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
D.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片是这支军队发展历程的缩影。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一年?
(2)图二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
(3)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4)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