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 | B.涿郡 |
C.洛阳 | D.余杭 |
隋唐两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繁荣、文明、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时期,请根据有关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生产工具是什么?该朝代还有其他什么农业生产工具?
(2)图二中桥梁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3)图三中书的名称是?它雕印于哪个朝代?
(4)请你仔细观察图四《隋朝大运河》图
①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A.涿郡指今 B.
②请回答: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西湖旅游,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请按顺序写出每段名称)
③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 B.贞观之治 |
C.开元盛世 | D.靖难之役 |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
A.隋文帝 | B.隋炀帝 |
C.唐太宗 | D.唐玄宗 |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 B.短暂而繁荣 |
C.二世而亡 | D.节俭盛行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A.黄河 | B.长江 |
C.淮河 | D.大运河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
(2)材料三中的江都指的是现在哪座城市?该城市位于此河哪一段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请阐述你的理由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③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④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贞观之治”局面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
名称: A B 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
(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在今天看来有何价值?
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
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
A.隋炀帝 | B.孝文帝 |
C.秦始皇 | D.隋文帝 |
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要从洛阳沿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C.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