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3月,南京率先出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逐渐曝光。经查实是在奶粉制品中添加了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儿患病。2009年1月,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的涉案人员受到了严厉制裁。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获高票通过。该法案突出强调“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确保食品安全。.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是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起草的,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为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的。
(1)从材料中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拥有的权利分别是什么?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材料一体现了这一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
(3)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
(4)通过(3)问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对于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人民群众要求从快、从严处罚的呼声很高。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做到
A.有法可依 | B.执法必严 | C.依法维权 | D.诚信经营 |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
B.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C.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D.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体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 )
A.有法可依 | B.违法必究 | C.执法必严 | D.有法必依 |
私营企业李某采用“两套账”做法,偷漏税30余万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罚金3万元,并追缴全部偷逃税款。这说明税收具有( )
A.无偿性 | B.强制性 | C.自觉性 | D.固定性 |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现了云南火腿、新疆烤馕、无锡的甜、镇江的酸、扬州的刀工等,让海内外的观众领略了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然而,中国的饮食文化难以躲开当下的尴尬: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浓汤粉等趋之如骛,戕害着人们的健康,更侵蚀着中国的饮食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回答
(1)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应该贯彻 基本方略,执法机关要做到 。
(2)有人认为,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只需继承就行。请对此加以评析。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人们合法的经济权益,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这说明( )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
B.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
C.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
D.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增加了危险驾驶罪,首次将飙车,醉驾等危险行为列入犯罪行为,这体现了( )的要求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这体现了
A. |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B. | 惩治腐败"只打老虎,不打苍蝇" |
C. | 惩治腐败只是党中央的责任 |
D. | 只要党和国家强力反腐,就一定能根除腐败现象 |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 | 依法行政 | B. | 依宪治国 | C. | 违法必究 | D. | 以德治国 |
材料一 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2013年1月16日,第二届诚信中国节系列活动拉开了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序幕。
材料二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我国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1) 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2) 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012年网络反腐可谓风生水起,从"表叔"杨达才到"不雅视频者"雷政富,还有一批"房姐""房妹"等频频曝光……网络反腐
A. | 是一种网络行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 | B. | 能够彻底清除违法违纪行为 |
C. | 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 D. | 意味着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