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50° |
50° |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月亮在A处,猴子在井边B处能看到井中的“月亮”在A′处,请确定井中“月亮”A′的位置,并画出猴子看到井中“月亮”的光路图.
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 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 点处(选A或B).
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进镜子时,他们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 的;有时阳光射进来,部分同学看到镜子里很“刺眼”,这是因为镜子发生了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B.![]() 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
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D.![]() |
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 °,若入射角减小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 °.
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玻璃表面的夹角是40°,反射线和折射线夹角为95°,则反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60° | B.折射角等于40° |
C.NN′是界面 | D.MM′的右边是玻璃 |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②⑤ |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