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

(1)该装置是否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填“是”或“不是)。

(2)盘中的水由于  (填物态变化)而下降,瓶内水由于  而下降。

(3)当瓶内水不再下降后,位于瓶口的A点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6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好物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和实际服务。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李明是个有心人。一天,他妈妈买来了一只电热水壶,他就对电热水壶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分析、思考,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空壶重量

0.5kg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100W

容 积

1.5L

(1)电热水壶的壶嘴与壶身中的水面总是相平,他认为利用了  的原理。

(2)电热水壶的把手和插头接头处都用橡胶制成,选用橡胶是因为橡胶是  

(3)电热水壶的壶盖上有一个小孔,这是利用了  使壶中的水能顺利倒出。

(4)从电热水壶铭牌上,发现有一参数明显不科学规范,请你改正。

(5)请你帮他计算出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6)一天晚上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李明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电压只有198V,求此时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设电热丝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

来源:2016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图中四个物理情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图乙,茶壶中茶水静止时,壶身中的液面高于壶嘴中的液面

C.图丙,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接触到容器底

D.图丁,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靠拢,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来源: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飞机升力的产生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来源: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壶盖上的“小孔”可以使壶内外的  相等,从而使壶内的茶水容易从壶嘴倒出。此外,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所以壶身和壶嘴高度一般相同。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利用连通器原理的事例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B.风沿窗口吹过,窗帘飘向窗外

C.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D.排水管的“反水弯”呈U形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

B.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

C.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

A.hB.hC.hD.h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玲所在的科研小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我省南阳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两地海岸高度差约 100 m ,经过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实现了渠水全程自流。渠水流动的动能是由 重力势 能转化而来的。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穿黄隧洞,整个穿黄隧洞相当于一个  

(2)穿黄隧洞由两条并排的,直径和长度都相同的圆形隧洞组成,单个隧洞从南岸进水口到北岸出水口的长度为 4260 m 。小玲自制了一个能悬浮于水中的“浮子”,能随渠水以相同速度流动。将”浮子”放入南岸进水口处,经 23 min 40 s 的时间到达北岸出水口。则穿黄隧洞中水的平均流速为多少?

(3)查资料知,水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在深度为 h = 30 m 的穿黄隧洞底部,水在面积为 1 c m 2 的面上产生的压力大小相当于多少千克物体的重力? ( g 10 N / kg ,不考虑水面大气压的影响)

(4)如果每条穿黄隧洞的直径约为 8 m ,求两条穿黄隧洞的总输水能力约为每秒多少立方米? ( π 3 )

来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壶盖上的小孔使壶内的茶水容易流出,这是因为“小孔”使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  ,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来源: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厦门城市名片筼筜湖(如图)原称筼筜港。本是移除避风坞,素有"筼筜渔火"盛誉。海堤围筑后筼筜港由海湾变为内湖,海水交换的天然通道被切断。筼筜湖的水位大部分时间低于外海水位,目前主要利用西堤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实施进水纳潮和排放潮水。实现潮水与海水交换。从而改善湖水水质和生态环境。

(1)请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利用闸门纳潮或排水的过程。(纳湖或排水任选其一作答)。

(2)有人建议可利用纳潮或排水两个时段进行潮汐发电,请指出那个时段更适合,并说明判断依据。

来源: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

B.

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

C.

紫砂壶属于连通器

D.

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   ,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   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来源:2017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0-12-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的叔叔承包了村里的鱼塘,有人向叔叔推荐了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设计图纸如图所示,用水管和水池就可以让水车持续转动,带动发电机不断发电。你认为这个投资项目的设计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理由是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茶文化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例如: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现象越明显;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   

来源: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连通器原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