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4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0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 尽粟一石

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 求其能千里也

敢轻吾射(《卖油翁》)

C.骈死 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 丁氏(《穿井得一人》)

D. 真不知马也

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之不以其道

A.斗折 行(《小石潭记》

B.横柯 蔽(《与朱元思书》)

C.不 不枝(《爱莲说》)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