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的产品——粮、帛很大一部分一向是以地租赋税形式缴入城市,这种单向流动缩减了农民可用作交换的商品量及其购买力。到了宋代,随着经济作物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以副养农),农民可供交换的商品量和购买力较前有了增加,城乡间双向交换商品日趋频繁,农村商业较前发展的原因就在于此。
——任继愈《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 表3 152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
年代 |
(1)总人口(百万) |
(2)城市人口(百万) |
(3)乡村人口(百万) |
(4)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 |
(5)乡村农业人口(百万) |
(6)乡村非农业人口(百万) |
1520 |
2.40 |
0.13 |
2.27 |
80 |
1.82 |
0.45 |
1600 |
4.11 |
0.34 |
3.77 |
76 |
2.87 |
0.90 |
1670 |
4.98 |
0.68 |
4.30 |
70 |
3.01 |
1.29 |
1700 |
5.06 |
0.85 |
4.21 |
66 |
2.78 |
1.43 |
1801 |
8.66 |
2.38 |
6.28 |
50 |
3.14 |
3.14 |
材料三 建国以来,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几经停顿,迂回曲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新中国诞生之时,安徽省设市11个,在全国28个省(区)居前。但到1978年安徽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12.6%,仅比1965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
——安徽统计信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前后农村商业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分)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古今中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