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1)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经济方面有哪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亲临历史博物馆某历史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经济成长历程”的展览,内设农业区、手工业区、商业区,现特请你结合所学,为部分展品写“简介牌”。 参考示例:名称:骨耜时期:原始社会用途和特色:翻土工具;比较简单 “中国古代经济成长历程”展览名称 时期 用途和特色 名称 时期 用途和特色 名称 时期 用途和特色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张謇企业的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四: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材料五: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2》(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1分)(5)根据材料五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唐宋诗词中已有“城市”一词了,不过,这城市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概念却有不同。古代的“城”是统治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指集中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画像砖上的集市场景(图一)(1)图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汉代的“市”有何特点?材料二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门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杜牧《汴路即事》(2)草市兴起于何时?唐代草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4 分)材料三 图二:唐代长安城(西北角) 图三:《清明上河图》(3)从图三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二唐代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材料三: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洽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