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⑴这段话共有 句。⑵葡萄种在 。⑶用“ ”划出表示葡萄颜色的词。
课内阅读 可爱的大熊猫(节选)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可爱极了!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箭竹,既脆又略带甜味。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猫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十千克左右的箭竹呢。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皮毛 ( )的耳朵 ( )的黑眼圈 ( )的四肢 第一自然段从 、 、 、 、 、 、的方面来描写大熊猫的可爱。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文中描写大熊猫吃箭竹过程。先写 ,然后 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
课外阅读 森林里住着一只好心的小燕子。秋天到了,一阵大风把树叶从树上(括 刮)下来。她用嘴接住飞过来的一片梧桐树叶,说:”我得把树叶送还给梧桐树。”梧桐树听了笑着说:”我现在不需要树叶了。”小燕子奇怪地问:”为什么?”梧桐树说:”我属于阔叶树,在我宽阔的叶子表面,有很多小气孔,这些小气孔会(撒 散)发很多水分。天气一凉,我没有足够的力(汽 气)从地下吸水,就只好把叶子扔掉了。不过,到了明年春天,新树叶还会长出来的。” 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去。 短文主要告诉了我们。 。 秋天到了,梧桐树为什么会落叶? 。 一到秋天,还有哪些树会落叶? 。
课外阅读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里有口井。”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全文共 个自然段。 在乌鸦用原来方法喝水的句子上画上“ ”。 乌鸦用原来的方法喝水为什么不行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 A.用衔石子的办法喝井里的水是不行的。 B.猴子乐于助人。 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通过猴子的帮助,乌鸦喝到水了,它会对猴子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课内阅读 台湾岛是姐姐,住在东海上。海南岛是妹妹,住在南海上。台湾岛上有美丽的阿里山,海南岛上有壮丽的五指山。台湾岛上的甘蔗又脆又甜,海南岛上的椰子又甜又香。 这段话有 句话。 是住在东海上的 ; 是住在南海上的 。 在括号了填上合适的词。 ( )阿里山 ( )五指山 ( )甘蔗 ( )椰子
课外阅读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锯战→ →与鱼周旋→ → 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 问题探究: ①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②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