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类文阅读。
鸬鹚报信(节选)
宋朝时,在湖南有一座仙人山,山上有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大寨子,叫仙人山寨。寨主是杨幺的部将刘衡。寨下河滩边住着一户渔民,祖孙两人,爷爷七十多岁了,叫陈冬甫,孙儿才十一二岁,叫陈小毛,靠放鸬鹚捕鱼为生。刘衡见他们一老一小相依为命,便非常体贴他们,每次打了豪绅财主和官家的粮食钱财,都亲自给他们送上一些。祖孙两人每次捕了鱼,也很便宜地卖给义军。
一天,刘衡对小毛说:“小毛,你能训练鸬鹚报信吗?”
“训练不好挨( )耳光!”小毛马上接话,天真地在脸的一边刮了一耳光。
刘衡走了以后,小毛真的和爷爷商量训练鸬鹚的事了。夜里,小毛扎( )了一些稻草人,用棕片、荷叶编成盔( )甲披戴起来,让他们坐在船上,再悄悄地从河湾划到滩边来。开始,鸬鹚不警觉,小毛在脸上涂了锅灰,轻手轻脚摸向鸬鹚船,捉住一只鸬鹚。那鸬鹚一阵“嘎啊,嘎啊”乱叫,翅膀乱扑脚乱抓,别的鸬鹚也醒了,把头从翅膀里伸出来,东张西望。发现伙伴被黑影捉走了,又急又怕,“嘎啊,嘎啊”放声乱叫,“扑通、扑通”,一只只急忙钻( )入水中了 。
小毛就这样隔一天“捉”一只,隔两天“吓”一回,训练了半月二十天,久而久之,这些鸬鹚在夜里都很警觉了,还派了“哨兵”轮班放哨哩。
一天,宋军一支水军从鼎州(今常德市)城里偷偷开出来,夜蚊子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要一举收拾仙人山寨。他们每只船上,坐满铁盔皮甲、举矛拿刀、背弓挎箭的妖贼,船内没有一星儿灯火,也没有一丝儿声响,连划船也是用巴掌宽、三尺长的桡(ráo)片,顺着船边一下一下往水里插。船只刚刚过河湾,就被鸬鹚哨兵发觉了,“嘎啊——嘎啊——”叫了起来,别的鸬鹚也惊醒了,晓得发生了情况,也“嘎啊,嘎啊”互相呼叫。
滩头茅棚里,陈冬甫爷爷醒了,孙儿小毛也醒了。爷孙俩翻身朝河里一看:黑糊糊的一片船只,不知来了多少宋军。爷爷说:“我筛锣,你上山报信!”
小毛起脚就跑,爷爷“当当当当”打响了大锣。鸬鹚呢,以为船上的人要捉它们,又受了锣声的惊吓,“扑,扑,扑”,一只只钻入水中了。
刘衡一听到阵阵又急又紧的锣声,马上带领义军披挂下山,在山腰碰上了小毛,知道宋军已到了河边,立即兵分两路:步骑兵在滩头摆开战场;水兵划船断宋军的后路。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还派了‘哨兵’轮班放哨哩”中“哨兵”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A.引用 B.特定称谓)
(3)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A.歇后语 B.谚语),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4、5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小毛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