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358

课外类文阅读。
风筝的故事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yuān),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
风筝是用细竹扎骨架再糊上棉纸,着色而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鱼、虫、禽、鸟图形等等。
最早用纸扎风筝的是我国五代时期的李邺(yè)。他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
山东潍坊(wéi fāng)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那里有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最长的风筝是山东民间艺人杨同科制作的龙头蜈蚣,由350节“腰子”组成,全长320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精心扎制的,只有4厘米长的“纱燕”。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色而成。(  )
A.穿(衣)。 B.接触;挨上。 C.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
物馆。(  )
A.通晓。  B.多;丰富。  C.博取;取得。
(2)用“____”画出风筝名字的由来。
(3)风筝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是风筝之都。最长的风筝是________制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风筝是____________扎制的____________。
(4)短文向我们介绍了(     )。(多选)
A.风筝的历史
B.风筝的种类
C.风筝名字的由来
D.风筝之都
E.风筝是玩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类文阅读。风筝的故事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