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网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应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3分)
旅游体验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宠物美容师、农场经理人……自2004年我国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来,已确认12批120余个新职业。材料一:新世纪以来产生的新兴职业,具有一些明显的共性。首先,大量集中于现代服务业。仅家庭生活一项,新职业的分支已渗透结婚、生子、抚育等全程。其次,随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者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传统的农民如今已分化出农技师、农艺师、农场经理人、农作物种子加工员等。再次,带有明显的互联网属性。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网络课件设计师、网络编辑员等职业群体不断扩大,网络写手、电子商务师、职业玩家等职业也方兴未艾。而成长最快的新职业之一是网店店主。据统计,仅淘宝网上的店主就已超过600万。最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遭遇挑战。成为家常便饭的跳槽侵蚀着“爱岗敬业”的职业伦理。材料二:新职业的发展仍面临困难。主要表现在认识的偏见和制度的缺失以及一定程度的无序。在思想上排斥新职业,把一些新职业与卑微的,低下、非主流画等号;在职业分类中忽视新职业;把新职业排斥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职业监管等制度之外,忽视对新职业的界定、规范等。而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我们看到了所谓职业差评师、专门恶意炒作的网络推手、骚扰诈骗信息推送者等,隐然成为一种“职业”。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为国家和劳动者提出哪些新要求。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材料: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由于财政支出合理,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1)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13年8月6日,中共枣庄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会议认为,推动枣庄跨越发展,必须统筹协调,强化发展保障。一要保护生态增优势。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的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名市建设。二要改善民生聚合力。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办好惠民实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相关知识,分析枣庄市委的部署是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