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某班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请回答: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名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他们提出可能是 N a 2 S O 4 、 N a H C O 3 、 N a 2 C O 3 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 p H 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理由是。 (2)标签破损的原因。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 N a 2 C O 3 )和小苏打( N a H C O 3 )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先关问题: 【查阅资料】 信息①: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比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 信息②: N a H C O 3 在270℃时,完全分解转化成 N a 2 C O 3 ,而 N a H C O 3 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1)按有图所示进行实验,只观察到烧杯B中的石灰石变浑浊,小试管内壁出现水珠,写出小苏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 N a 2 C O 3 溶液与 N a H C O 3 溶液最简单的方用是。 A、加热 B、pH试纸 C、稀盐酸 【实验过程】 (3)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
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C O 2 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 A ;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 B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 A 瓶和 B 瓶, A 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 100 m l 人体呼出气体压入 20 m l 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 100 m l 空气压入另一瓶 20 m l 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 H + 和 C l - ,氯化钠能电离产生 N a + 和 C l -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 O 2 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步骤4: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