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杭州网报道了一个女孩的一篇作文《家的点点滴滴》,在文中她写道:我的家好普通,却又如此地不平凡。从小,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关怀,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地成长。可我,似乎比他们更多了份温暖和欢笑。从小,我就没有受过冻,因为在我感到凉意前,就有人为我关好门窗;我也没有挨过饿,因为在我感到饥饿前,就有人为我送来食物。夏天,有蒲扇为我扇走热气;冬天,有暖气为我带来温暖。请回答:这个女孩在作文中的所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面对只有半杯水,有的人会说:“可惜只有半杯水了!”而有的人却说:“啊,还有半杯水!”材料二:杭州西湖边一家储蓄所有一条“奇怪”的规定:情绪不好,暂缓上岗。儿子即将离家求学,父亲告诫他:到了外边与人交往时要情绪平和,一旦要发怒,自己在心里从1数到10。材料三:有位同学说:“每次考试,总怕做不好,辜负了家长、老师的期望,结果连会做的题也不会了,所以总考不好。”另一位同学说:“每次我都轻松上阵,因为我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储蓄所的规定和父亲的告诫对吗?为什么?(3)从你回答的上述道理看,我们应该怎样调控情绪呢?请你提供3个方法。(4)结合材料三,请谈谈情绪的作用。
调节情绪、战胜挫折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学生……美丽的上海,一时间被笼罩在厚厚的阴霾中。为了对遭遇踩踏的伤员和失去亲人的人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救援,上海某心理咨询中心拟制作一个应急手册,邀请你共同完成:(1)遭遇踩踏事件的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不同的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2)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谈谈因踩踏事件受伤的人如何才能走出情绪的阴霾?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拿到的是“实名制”的矿泉水,以往那种喝了几口就找不到主的矿泉水只能遗憾地被丢掉的情况,将从此绝迹。(1)全国两会实行矿泉水“实名制”的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的?(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2015年3月15日上午,两会迎来最后的“压轴大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总理指出:中国去年吸引外资是力度最大的一年。外资进入中国达到1200亿美元。同时,我们也愿意看到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中国的公民到国外去创业。问:(1)“走出去”符合我国基本国策,试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国策?(2)在实施这一国策中要注意什么?
据报道,原以为暑假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但不少亲子关系却在此刻亮起了“红灯”。原来暑假亲子间关系紧张甚至引爆冲突的情况并不少见。家长肖女士说,儿子向来性格孤僻,连自己都很难跟他沟通,所以暑假给他报了夏令营,没有到儿子夏令营回来后并不开心,反而责怪肖女士打乱了他的计划。还有的中学生投身到各种聚会中,整晚都不回家,父母急得团团转,劈头盖脸把孩子臭骂一顿,而孩子也不依不饶地跟父母顶嘴,嫌他们管得太严。(1)尽管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但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仍然会与父母发生冲突,其主要原因在哪里?(2)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化解与父母爱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