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 U 型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 U 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 A.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 (2)进一步思考、迁移:有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水生成。请帮助其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一)A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紫色的石蕊试液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三)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 __。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 (填“能”或“否”),理由是 。
如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