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其分子式为C47H51NO14,它是由如下的A酸和B醇生成的一种酯。B.R—OH(R是一个含C、H、O的基团)(1)A可在无机酸催化下水解,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不是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因为氨基不在(填希腊字母)_______位。(3)写出ROH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氨气与CuO反应,研究氨气的性质并测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任意填一种)_____________。(2)实验中,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全部转化为红色固体(已知Cu2O也为红色固体),量气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前称取黑色CuO 80g,实验后得到红色固体质量为68g。则红色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3)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中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此操作,而F中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会导致读取的气体体积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图中量气管可由________ (请选择字母填空: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改装而成。(5)要想测得氨气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实验中应至少测量或读取哪些数据________。A.B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B.F装置实验前后液面差VLC.D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D.E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溴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合成原料。实验室合成溴乙烷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装置: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表:
①合成反应:在仪器B中加入适量NaBr、浓硫酸和50mL乙醇,安装好仪器,缓缓加热,收集馏出物。②分离提纯:将馏出物加水后振荡,再加入适量酸除去乙醚,分液,最后得到52mL溴乙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2)仪器C为直形冷凝管,冷水进口是___________(填“a”或“b”)。(3)仪器D置于盛有_________的烧杯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A的名称为牛角管,其结构中的c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溴乙烷粗产品分离提纯阶段,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小组分别对氨的相关实验进行了研究。(1)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2)甲组通过右图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验证了氨有还原性,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硬质玻璃管中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组将足量氨气不断通入滴有酚酞的AgNO3溶液中,现象为 ,反应结束所得溶液中除了H+、OH-、NH4+外还主要含有的离子有 。(4)乙组欲制备氮化镁,查阅资料发现氨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3Cu+N2+3H2O),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立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乙组提出了如下制备氮化镁的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2O+H2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人盛有70 mL水的分液谝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 g。请回答:(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 。(2)加热A前,需先从____(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口分离出。(4)步骤③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 (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A.100℃ B.117℃ C.135℃ D.142℃(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1)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①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 。② 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2)如下面左图所示分别加热A、B固体,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一段时间后浑浊又变澄清。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现象 。(3)如上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试剂,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② 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4)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探究与0.5 mol·L-1CaCl2溶液反应的情况
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1: ;实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