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氮化硅中添加氧化铝,用氧原子取代一部分氮,用铝原子取代一部分硅,通过常压烧结即成为新一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叫氧氮化硅铝,即赛伦(Sialon),化学通式为Si6-xAlxOxNy(x:2~4)。(1)判断赛伦属于 晶体类型,并且有 等特性(至少写出三种)。(2)化学通式里y值为 (用含x的表达式或某一具体数值表示)。
反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1)平衡时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 。(2)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使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所满足的关系是(a+b) (c+d)(填“>”、“=”、“<”或“没关系”)(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 ,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 (填容器序号,下同),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 K350℃,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NO)=2v正(O2)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O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强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H3COOH+NaOH===CH3COONa+HCN(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常温下浓度均为0.05mol/L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序号),其pH为 (填数值);pH最大的是 (填序号)。①HCN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3)已知溶液积常数:KSP(AgI)=9.3×10-17,KSP(AgCl)=1.8×10-10,现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则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常温下已知pH=2的高碘酸(HI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0.01mol·L-1的碘酸(HIO3)或高锰酸(HMn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碘酸是 (填“强酸”或“弱酸”)(2)0.01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IO—3与Na+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n(Na+) n(I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锰(Mn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已知:(1)Cu2+、Fe2+在pH为4~5的条件下不水解,而这一条件下Fe3+几乎全部水解。(2)双氧水(H2O2)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它的还原产物是H2O。现用粗氧化铜(含少量Fe杂质)制取CuCl2溶液的过程如下:①取50mL纯净的盐酸,加入一定量的粗CuO加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测知滤液的pH=3。②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搅拌。③调节②中溶液的pH至4,过滤。④把③所得滤液浓缩得到CuCl2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2)③中使pH升高到4,采取的措施是:加入过量的 (填字母序号)并微热、搅拌。
(3)③中过滤后滤渣的成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