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属于新能源
C.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发生
B.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
D.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醋酸至0.01mol/L,稀释过程中温度维持25℃不变,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H2(g)+Br2(l)=2HBr(g) ΔH=-72kJ·mol-1,蒸发1mol 液溴变Br2(g)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 -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X)=v(Y) B.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溶液中c(OH)和c(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下列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及温度,则反应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表中的物质均为反应物)

编号
金属(大小、形状相同的粉末)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mol
3 mol/L的硝酸10 mL
60
B
Mg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30
C
Fe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60
D
Mg   0.1 mol
3 mol/L的盐酸10 mL
60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三种气体,把a mol X与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
化率为

A.×100% B.×100%
C.×100% D.×100%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S2     ②K+、Fe2+、I、SO  ③Na+、Cl、NO、SO
④Na+、Ca2+、Cl、HCO    ⑤K+、Ba2+、Cl、NO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H=1的两种酸溶液X和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X比酸Y产生的氢气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是强酸,Y是弱酸 B.X是弱酸,Y是强酸
C.X是二元酸,Y是一元酸 D.无法判断X、Y的上述性质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  Δ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
y
A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已知:①Fe(s)+O2(g)=FeO(s)      ΔH1=-272.0 kJ·mol-1
②2Al(s)+O2(g)===Al2O3(s)     ΔH2=-1675.7 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  (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                                          
(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
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  c(CO2)=c(CO)        B  K不变    C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v(H2)=v(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
度为_____;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1.5 mol H2O,则此时反应朝______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来消
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欲准确测定过氧化
氢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取10.00 mL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至250mL。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
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其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 (g)+CO(g)  CH3OH (g)      ΔH=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H2O(g)    ΔH= -23.5 kJ·mol-1
③ CO(g)+H2O(g)  CO2 (g)+H2(g)     ΔH= -41.3 kJ·mol-1
(1)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总反应达到平衡时,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高温高压           B 加入催化剂        C 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3)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器均为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CH3OCH3、H2O起始浓度为0),CH3OH(g)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温度
浓度
时间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CH3OH(g)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②实验2,CH3OH(g)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③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mol/L。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CO2,目前已引起各国普遍重视。
(1)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
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500℃下发生
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
实验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所示。
①图2是改变温度时H2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
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500℃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           
(2)下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 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1)中反应的逆反应。

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转化率为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鄢陵县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化学(B)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