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suǒ(  ),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tǎng(   ),那么终将干hé(  );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两小题。
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脑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通过阅读名著,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因为是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健。
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改为   ;     改为   
上面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加以修改。(请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来的狂歌和浩叹。
①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②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③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④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名句默写。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卫灵公》)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水浒》中的人物姓名填空。
《水浒》通过写众多英雄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造反的道路的。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综合性学习。
今年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博物馆的相关情况,你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调查开始,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材料】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恶化与文化冲突,如何协调各种文化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任务。而博物馆保护了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与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的物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的宝库。人们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即是不同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博物馆还可以为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积累历史经验,战胜更多不可预测的苦难。
请你根据组员搜集的材料,提取主要信息,着重说明我国博物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
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能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然而,就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来讲,我国每百万人口仅拥有博物馆0.65座,展厅面积9.7平方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年利用率都低于20%,有的博物馆常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年货节、风味小吃节、人才交流会、“过季”丝绸服装展……竟成了一些博物馆最多的“展览”活动。
【材料二】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博物馆2300座,其中位于东部城市的占到总量的近70%,北京、上海两座特大城市拥有的博物馆数量就接近300座,而中部及西部地区的众多省份博物馆的数量加起来还不到600座。
在撰写调查报告“建言献策”一项内容时,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就如何激发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写出一条建议。
要求:与前一句语境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有调查表明,人们对参观博物馆兴趣不高是因为其展品多为陈列性质,参观者感觉单调。为此一些博物馆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大连大学博物馆近年来发展得很快,其秘诀就是把学生工作室设在博物馆中,举办一些有趣的创意活动。
武汉大学的逸夫博物馆被评为4A景区,这与它的现代化布展手段是分不开的。它通过模拟、声光电、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将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参观者感觉如临其境,更好地融入到展馆与展览内容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来。
建议:借助创意活动增加趣味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养成好习惯(梁实秋)
⑴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有不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不很容易。
⑵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祖逖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⑶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我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维持相当的礼貌。
⑷大声讲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试自检讨一番,在别人读书工作的时候是否有过喧哗的行为?我们要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维持公共的秩序,顾虑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纵自己,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队,不可争先恐后的去乱挤。
⑸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常听人讲过“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待饭未来”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古人所谓“三上之功”,枕上、马上、厕上,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⑹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帜。古圣先贤总是教训我们要能过得俭朴的生活,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生活状态之极端的刻苦,所谓“嚼得菜根”,就是表示一个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之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罗马帝国盛时的一位皇帝,MarcusAurelius,他从小就摒绝一切享受,从来不参观那当时风靡全国的赛车比武之类的娱乐,终其身成为一位严肃的苦修派的哲学家,而且也建立了不朽的事功。这是很值得钦佩的,我们中国是一个穷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体念艰难,弃绝一切奢侈,尤其是从外国来的奢侈。宜从小就养成俭朴的习惯,更要知道物力维艰,竹头木屑,皆宜爱惜。
⑺以上数端不过是偶然拈来,好的习惯千头万绪,“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请按课文内容在空格中补充完整。
清晨要早起→A.      →遵守公共秩序→B.      →提倡俭朴
文章除了列举大量的事实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外,还运用了其它论证方法,请从第⑵段举出一例,说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的是古代的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在文中有何含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你的感悟。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秋日笔记(尚建荣)
⑴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早晚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轻挥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青绿、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
⑵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俯爬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这时你不由不去惊叹。
⑶一点点秋风掠过,它细长而微微泛红的触角呈外八字轻轻舞动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⑷然而,秋天来了,寒意在一点点加重,这只金铃子,也许正是受不了这渐重的秋风才从山坡上一步步撤离的吧。
⑸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⑹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
⑺十分钟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⑻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仍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⑼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还不声不响地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⑽此时,我才看清,它有一对圆圆的泛着红光的眼睛,背上披着的绿色羽翎近乎有身材的两倍长。长衣托在身后,极像一个滑稽演员穿了件很不合身的蓑衣在观众面前表演。羽翎与身体的接合处,有一道极具装饰意味的褐色细线。
⑾此后,直到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叶片上几只针尖大小的虫子被惊吓得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
⑿晚饭后,我去看它,它已从花叶的一端移向了另一端。我伸出手指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渡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⒀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无莫名的滋味。不是心与心的惜惜相怜,也不是杞人忧天的自作多情,更不是……我知道,我体内沉默已久的一根神经在那一刻突然就如同笔碰到纸而找到了一千个诉说的理由。
⒁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一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它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此黯然失色。
⒂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一两声秋虫鸣叫,无由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界。
⒃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又将撤向哪里?
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第(2)段描写金铃子的画线句加以品析。
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
文章第五段引用了《诗经·豳风》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⑺、⑻、⑼三个自然段意思差不多,可以删去其中两段。其实不然,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话蕴意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4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今齐地千里           (2)王之甚矣          
(3)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进           
下面句子中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糊涂官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①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②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③,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④,骂仍恣肆⑤。击之困极⑥,方问何人,辄⑦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①薄:待人不好  ②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③为魅:作怪   ④寤:通“悟”,醒悟  ⑤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⑥困极:疲乏 ⑦ 辄:肆意妄为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往临济辱之                ⑵自门窥之          
⑶见一老父诟骂不                ⑷乃密召吏人执而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
其实,这种快乐就来自我们的心境,让我们在心中种下快乐,欣喜地去迎接每一天,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快乐。
请以《       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可以填入“进取”、“助人”、“合作”、“读书”、“劳动”、“追梦”等;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来源: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