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方  案



现  象
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无明显现象。

与A中的现象相同
结  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 B 试管中再加入 N a 2 S O 4 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   ▲   
[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       
 
步骤③中现象为:
      ▲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
  ▲ 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
溶液
 
     ▲  
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
   ▲ 气体

 
[实验反思]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   ▲    (填序号)。

A                   B                       C
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   ▲    溶液,其作用是       ▲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1)木炭燃烧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完全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2)对燃烧是否发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假设】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c.与燃烧达到温度和可燃物沸点的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费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              ,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右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Cl-35.5Fe-56)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搅拌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搅拌
(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
(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对4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甲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①用4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不同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支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原溶液是      
②另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各滴加步骤①检验出的溶液。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另用2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1支试管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NaOH溶液

 
乙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敏
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不同的溶液,各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红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小刚
……
……

 
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     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________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①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下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洁精
油污净
洁厕灵
pH
3
10
13
1

 
②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斑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③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填“易容”、“可溶”或“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3)如果洁厕灵中某酸的化学式为HR,该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同学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是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催化剂吗?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速率吗?
(1)他们先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B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得多,并有暗红色固体生成。A实验的作用是      ;他们认为CuSO4溶液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按下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50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

试管
A
B
C
D
E
F
CuSO4溶液/毫升
0
0.5
1
1.5
2
4
水/毫升
4
3.5
3
V1
V2
0
收集H2所用的时间/秒
348
246
190
165
230
360

 
①试管D中加入谁的体积V1=       毫升;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  (2) 
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3)(填“是”或“否”),铝能够与  ⑷ 溶液反应。
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5)   
[拓展延伸] A1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 2 (6) +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隋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等。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固体)
(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I:

请回答:操作I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的作用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II: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反应①的条件是     
②金属A与B的活动性:A   B(填“>”、“<”或“=”);
③区别溶液C与溶液D中物质的方法是     
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一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CO2和1.08gH2O
数据分析: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条)。
(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4)F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
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   色。
 
实验3
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粉末无变化
Cu、Fe2O3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的反应相似。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完全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固体物质,该固体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且为纯净物。
[进行实验一]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16所示。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小烧杯内壁有         现象,证明有水生成;通过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充分加热后固体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固体产物是Na2CO3
猜想Ⅱ:                   (请完成猜想Ⅱ)。
[进行实验二]下表是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用来检验碳酸氢钠分解后固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完成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有气泡冒出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猜想Ⅱ结论正确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粘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可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邦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废液中含K2CO3
来源: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酵粉是一种制作风味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某兴趣小组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发酵粉一般含有NH4HCO3、NaHCO3、明矾[KAl(SO4)2∙12H2O]中的2种。②已知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
【提出假设】假设1:有NH4HCO3和NaHCO3
假设2:有NaHCO3和明矾;
假设3:有           和明矾。
【方案与流程】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①的操作是在研钵中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2)气体A为      。若生成A,证明假设  或假设  可能成立;若不生成A,证明假设  成立。
(3)如果生成A,经过步骤②和步骤③后,生成气体B,则B是(填化学式)  ,证明假设  成立,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0、SO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          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 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 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 _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3)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             。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猜想①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②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B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②正确

    ▲      
     ▲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 ▲      。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只生成氧化亚铁的方程式    ▲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的药品为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 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         性。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型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常降酸雨。为探究废气的成分,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来的气体样品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丙→甲→乙,且其中的药品均足量。

【猜想与假设】A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含有CO2
B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CO
C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SO2
D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不含有N2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写同学代号)。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厂的燃煤中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理由是                                                   
【活动探究】在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实验中,B同学的观点得到证实:废气中确实含有CO。那么丙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甲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气体可能由以下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①水蒸气②CO③H2④CO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C、D瓶可根据需要盛装物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果此气体是由①②③三种气体组成,若用干燥的还原性气体和CuO反应,且能观察到A瓶中固体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则A瓶装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
(2)如果此气体是由①②③④四种气体组成,则B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C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
(3)当经过A、B、C装置后的干燥气体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若D瓶中没有发生明显变化(D瓶中装有与A装中相同的固体物质),E瓶中有沉淀产生。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            (填气体编号)
(4)如果有①②③④四种气体经过A、B、C装置,且B瓶中盛装的物质是碱溶液,请写出在B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也可认为是Cu(OH)2·CuCO3〕,
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E的化学式是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和干燥等操作。
(3)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