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图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D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C、H、S、O、Na、Al五种元素符号,按表中所列要求写出对应的微粒符号或
化学式。(一)

 
三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臭氧分子
盐酸中含有的
阳离子

微粒符号或
化学式
 
 
 

(二) (1) 最简单的有机物            ; (2) 食醋中含有的酸            
(3) 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石油、氧气、干冰、食盐、钛合金、硫酸、盐酸几种物质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2)烹饪使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
(3)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______;
(5)和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作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_;
(6)汽车用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正常雨水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反应
(4)溶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宵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其盛况的写照,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灯放焰、共吃元宵的风俗。

(1)某红焰烟花的配方中包括硫、木炭粉、硝酸锶【Sr(NO3)2】等。
①硝酸锶中Sr的化合价为:            
②写出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放孔明灯(如右图)祈福成为了元宵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          ;选择的燃料应燃烧热值大且               
(3)我市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          而引发火灾。(填序号)
A.提供可燃物    B.供给氧气   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选填A、B、C、D)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以上都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种元素,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D和B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D2B和D2B2。试回答:(1)元素A是       ;(2)元素D形成的单质的名称是       ;(3)B的离子符号      ;(4)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海水中含有MgCl2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H2O+CO2=              ,在流程中能够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有水和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气体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E __________, J__________。
(2)W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B发生了      (氧化或还原)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1)小题的答案评定分数。)
(1) 为什么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 简述控制白色污染的措施。(写两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所加的棉花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3)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由于硫化氢是密度比空气大,有毒且能溶于水的酸性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所以应用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              。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硫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注:该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a(OH)2、K2SO4、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1: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2:取少量的实验1中所得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实验3:取少量的实验1中所得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
(2)原粉末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可能含有的成分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某种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_;
(3)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__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同学们取石灰石样品16克,放入68.4克盐酸中,测得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居乐业”。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错误的是(  )

A.铁──单质 B.氧化钙──氧化物
C.碳酸钙──酸 D.聚氯乙烯──有机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石灰石 B.纯碱 C.汽油 D.面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固体溶解时搅拌可以加速溶解
B.过滤时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测溶液pH时用它蘸取少量溶液
D.蒸发液体时搅拌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临近中考,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
牛奶

营养学家发现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用你所学知识,建议小明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凉拌黄瓜 B.红烧排骨 C.烧豆腐 D.炒鸡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离子的种类不同
B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O4)3溶液为黄色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C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NaCl溶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加热试管里的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蓝色沉淀没有变化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红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的pH为3~4,它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
D.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的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葡萄酿成美酒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牛奶发酵制成酸奶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制成导线 B.铁制成铁锅
C.钨制成灯丝 D.天然气作燃料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酒和醋的酿造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
C.氧气是一种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的物质
D.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动物呼吸、白磷自燃、食物腐烂、煤气爆炸四个事实,它们的共同点是( )
  ①都伴随发光现象 ②都是氧化反应 ③都是剧烈的化学反应 ④都有热量产生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③ D.②④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核中一定都有质子和中子
D.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被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O2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B.H2O2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每个H2O2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C.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D.降温能使水结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一定是由不种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但不合理的推断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所以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B.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____,钙元素____,钠离子____.1个氖原子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
  (2)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的,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含有氧元素的有____,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
  ①高锰酸钾 ②洁净的空气 ③水 ④氯化钾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水银 ⑦液氧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A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为____,查出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2)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图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A中的位置是(选①或②或③)____;
  (4)图C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____个电子,该微粒属于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氦气用于充探空气球____;
  (2)灯泡中充入氮气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____;
  (3)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柴____;
  (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举出符合下列灭火原理的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灭火实例
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②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③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或消除可燃物)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季悄悄地来临了,北方进入了取暖期,因此用煤量增加.煤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1)请写出煤燃烧的主要污染物: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请写出上述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突出危害:____(写出一点即可);
  (3)请你提出可减少这种污染物排放的两项措施: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红磷、镁带和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①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带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反应,你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____.上面三个反应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与另外两个反应的不同之处(两点即可):____、____.
(3)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分别写出①、②两个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举世欢呼.火炬为什么能在低温、缺氧、强风、雨雪等恶劣环境下燃烧?请参与下列燃烧条件的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两者都能燃烧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设计实验]:小军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红磷的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燃烧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
  (2)如果在小军的方案中想看到水中白磷燃烧,形成‘水火相融’的景象,你的操作是____.
  (3)小红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发现小军设计的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帮小军在原装置上进行完善,你的方法是____.
  (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____.
  (5)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目的,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议: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____、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②、⑥的仪器名称:  
  ②____ ⑥____
  (2)写出仪器①的主要用途是____;
  (3)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合适装置,实验中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4)陈超选用了上述仪器中的②、⑥制取并收集氧气,那么他还需要上图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合适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5)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后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____法收集氧气,验证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之后,同学们对催化剂非常感兴趣,其他物质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利用课后时间来到实验室进行探究.
  老师为他们准备的试剂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铜、水.
  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如下,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______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氧化铜,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
实验三
______
______
氧化铜能加快加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同学们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根据上面三个实验,同学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 (2)中的结论,她的理由是:____、____.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而一个x2分子的质量是3.348×10-27kg,求: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0.1).

来源: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