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数学 / 试卷选题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是非零实数,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且是共线向量,则

A.1 B.2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等比数列满足,则的公比为

A.2 B.4 C.8 D.16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A. B.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任意实数,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等差数列中,是它的前项和,若,则当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A.8 B.9 C.10 D.16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分别为角的对边,若,则的形状为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 例如:他们研究过图①中的由于这些数能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将图②中的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189 B.1024
C.1225 D.1378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的外接圆圆心为,半径为,且,则方向上的投影为

A.1 B.2 C. D.3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所示,向量         (用表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为单位向量,若,则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乙船立即朝北偏东角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营救,则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2分)
中,分别为角的对边,
(1)求的周长;(2)求的值.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
(1)求的通项公式;(2)若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的值.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关于的不等式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求的夹角;(2)求的夹角的余弦值.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1)若的解集为,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小题满分14分)
是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两点,且,已知点的横坐标为
(1)求证:点的纵坐标为定值;
(2)若
(3)已知=,其中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对一切都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