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年级上册离子的构成专项训练
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氧气,可用推拉注射器的方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注射器内进入液体 | B.瓶内液面上升 |
C.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原子——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1)请先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然后试着归纳总结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符号 |
O2 |
2O |
2Mg2+ |
2H2O |
意义 |
(1) |
(2) |
(3) |
(4) |
我的归纳 |
①符号的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5) ;③(6) 。 |
(2)如果用 分别表示三种元素原子,那么有下面四幅图表示构成物质粒子
A B C D
请你仔细看图并用序号答题: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7) ,表示混合物的是 (8) ,
图B和图C中粒子的区别是 (9)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根据此表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 (10)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11) 。
(2)第16号元素属于 (12)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13)
电子(填“得”或“失”),它的离子符号为 (14) 。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的是 (15) 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16)
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17) 原子。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18) 周期,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上表中第 (19) 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0)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1) 。
(2)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22) ,反应现象为 (23) ,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
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 (24) ,其目的为 (25) 。
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26) 。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
烧杯A |
烧杯B |
实验现象 |
(27) |
(28) |
解 释 |
(29) |
(此处不必填写) |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30)。
(3)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 (31)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32) 。
(2)用A、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分别为 (33) 、(34) 。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我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35) 。
(4)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6)。在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是(37) 、(38) 。
(5)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 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9) 在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40) 、(41) 。
(6)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b(填“a”或“b”)端与病人连接,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 (42) ,若欲用该装置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应由 (43) 进入。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盛在仪器A中的物质常用红磷,反应的现象是 (46) 。 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47)
(2)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8) 。
(3)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至少回答2
条) (49) 、 (50) 。
(4)如果把A中的红磷换成木炭,请问如何改进这个实验使之成功呢?
改进方案 |
改进原理 |
(51) |
(52) |
木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为 (53)
已知丙烯醇的化学式为C3H6O2,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1)丙烯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54)
(2)丙烯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5)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A B C
图1 图2
方案一:
(1)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方案二:
(2)将空气通过图1中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
(3)此法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4)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的不同。
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①的名称为: 。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稀盐酸→G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 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的猜想正确。 |
② |
的猜想正确。 |
|
③ |
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2)铵根离子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4)1个硫酸分子____。(5)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____。(6)由硫离子与亚铁离子构成的物质___
经科学研究发现,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或第一层为最外层且电子数为2的原子是很稳定的,而最外电子层电子数是1的元素容易失去这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如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其单质在导电方面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能,如硅原子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因而常被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可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
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
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 |
C.最外层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 |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 |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 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
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它们的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则:
(1)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与y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____________x=,y=____________。
(3)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x=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