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专题十二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Li2O2
B.SO2通入 BaCl2溶液可生成 BaSO3沉淀
C.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NH3通入热的 CuSO4溶液中能使 Cu2+还原成 Cu
来源: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1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来源: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1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 FeSO4溶液中 B. 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 AlCl3溶液中 D. SO2通入已酸化的 Ba(NO3)2溶液中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Mg2Si3O4·nH2O)等化合物。
1)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某元素与镁元素不同周期但在相邻一族,且性质和镁元素十分相似,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3)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AlO3MgOSiO2都可以制耐火材料, 其原因是
a.AlO3MgOSiO2都不溶于水
b.AlO3MgOSiO2都是白色固体
c.AlO3MgOSiO2都是氧化物
d.AlO3,MgO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盛有K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 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2 、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若庄KI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5为例)如右图所示。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

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3PO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含0.300mol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种难溶盐和16.2g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PCl5-xBrx1x4,且x为整数)。
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0.10molPCl5和0.10molNH4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示:M>300)。

来源: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NaOH溶液对其发扬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肯定存在Cl-,OH-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H2SO4、1mol/LNaOH、0.01mol/L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溶液反应
B.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气体,在空气中都能温室存在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显红色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Fe2(OH)n(SO4)3-0.5n]n,广泛用于汗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链接各仪器口,顺序为af。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NaOH溶液的作用是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经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若溶液Z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氟氯代烃 C. 二氧化碳 D. 甲烷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 HClO B. Al2O3 C. N203 D. SiO2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①100ml0.1mol/LNaHCO3、②100ml0.1mol/L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个数:②>① B.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 ①溶液中: c(CO32-)>c(H2CO3) D. ②溶液中: c(HCO3-)>c(H2CO3)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四川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2)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当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mol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四川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 H2SO4
B. 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 K与水反应比 Li与水反应剧烈
D. 红磷在过量 Cl2中燃烧生成 PCl3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重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G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全解全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到答F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Ⅰ卷)理综化学部分全解全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