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蛋清进行解毒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D.新居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室内空气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能大量共存,加入Fe2(SO4)3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I CO32  ClO              B.Fe2+  H+    K+   NO3   
C.Ba2+ Na SCN Cl       D  Cu2+  Fe2+  Cl  NO3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 2OH=AlO2+ H2
B.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Al3+ +3AlO2+ 6H2O = 4Al(OH)3
C.醋酸去除水垢:CaCO3 +2H+ = Ca2+ + CO2↑+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a2+ +2OH+2HCO3=" " BaCO3↓+CO32+2H2O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元素的单质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同条件下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鉴别两瓶未贴标签的等体积的pH=2的醋酸溶液和pH=2的盐酸溶液,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A.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Na2CO3溶液
B.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
C.向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
D.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用蒸馏水分别稀释100倍,再用pH试纸测pH值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VaLpH=a的强酸与VbLpH=b的强碱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3。已知a+b=13,Vb=4.5Va ,则a值为                          

A.2 B.3 C.4 D.5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g 投人到一定量的浓中,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体积为                   ( )

A.504 mL B.336 mL C.224 mL D.168 mL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两种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不可能是同系物     B.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简式相同        
D.各1mol的A和B分别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碳链为的烃为同系物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为同素异形体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乙烯、
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B.将乙醇加热到170℃可制得乙烯
C.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H2SO4加热可制乙酸乙酯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和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过相当一段时间后取出袋中的液体,使之分别与碘水,新制 Cu(OH)2浊液(加热)、浓HNO3(微热)接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有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凝结,显黄色 D.无现象,有红色沉淀,显黄色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 B.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
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
D.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下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 (   )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3∶2 B.3∶2∶1 C.1∶1∶1 D.3∶2∶2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3        ② (NH4)2CO3         ③Al(OH)3
④NH4Cl         ⑤H2NCH2COOH         ⑥CH3COOH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⑤⑥ D.①②③⑤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B.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进行称量计算
C.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D.两次称量结果相差0.2g就不再继续加热而进行计算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   
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
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C                 mol。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某可溶性盐的化学式Xn(是最简结构),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足量的水中,若测得溶液的pH为3,该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若测得溶液的pH为11,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2)NH4Cl溶液与Na反应                                          
(3)AlCl3溶液与Na2S反应                                        
(4)CuSO4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1                    图2
(1)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  
A. HCl和H2O        B. O2和H2O     C. NH3和H2O        D. CO2和NaOH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内,分别加入足量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NaOH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2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
A. 浓硫酸   B. 食盐    C. 硝酸钾   D. 硫酸铜
③比较图1和图2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1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2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填“图1”或“图2”)装置的原理相似。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含有C、H、O的有机物4.08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它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氯化钙的干燥管A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g,B管质量增加了10.56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1)燃烧此化合物4.08g,需消耗氧气的质量是            g
(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3)根据有机物的性质确定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①若此有机物为芳香族化合物,其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该物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有几种写几种):                                         
                                                                    
②若此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在常温下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具有复杂的组成,其中所含罂粟碱分子结构如图,由其分子结构可推知下列关于罂粟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23H22O4
B.罂粟碱属芳香酯类
C.1 mol罂粟碱可与8mol氢气完全加成
D.其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6种结构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X(g)+bY(g) nW(g);ΔH=Q,某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如下曲线: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的催化剂效果更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              
(2)D溶液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    后者(填“<”“>”“=”)。
(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ω=1×1013,则该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25℃,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B.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和醇
C.参与酯化反应的物质一定有两种
D.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是使苯环上氢原子都变的很活泼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分子链,可用于合成该链的单体是①氨基乙酸(甘氨酸)②α—氨基丙酸(丙氨酸)③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④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来源:20092010学年保定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