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B.反应产物的总焓小于反应物的总焓,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其焓变是不同的
D.已知2NO2(g)=N2O4(g) △H1,N2O4(g)=2NO2(g) △H2,则△H1=-△H2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该反应的条件一定发生变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氯化铵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氯化铵水解程度增大
B.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的pH一定减小
C.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能抑制氯化铵的电离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能说明某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A.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该物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D.该物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除水外的电离平衡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的说法正确是

A.电解氯化钾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pH变小
B.电解硝酸银溶液的过程中,阴极质量不变,阳极质量增大
C.电解硫酸钠溶液的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D.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中:K、Fe2、Cl、NO3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C.pH=12的溶液中:K、NH4+、SO42、N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K、Na、Cl、NO3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使化学平衡状态改变时,平衡常数也一定改变
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则反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D.已知2NO2N2O4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1/K2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应用不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是

A.用热的纯碱清洗油污 B.氯气难溶于NaCl溶液中
C.明矾的净水作用 D.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原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浓度为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c(H+)/c(CH3COOH)
C.c(CH3COO)/c(H+ D.Ka(CH3COOH)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铜、锌、CuSO4溶液,ZnSO4溶液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a极为铜,b极为锌
B.A池中盛放的是CuSO4溶液,B池中盛放的是ZnSO4溶液
C.当正极质量增加64g时,负极质量减小65g
D.盐桥中的阳离子向锌极移动,阴离子向铜极移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O和CO气体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  △H1;已知2NO(g)+O2(g)=2NO2(g)  △H2;CO的燃烧热△H3;2NO2(g)+4CO(g)= N2(g)+4CO2(g)  △H4;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H4=△H1+△H3-△H2 B.△H4=△H1+2△H3-△H2
C.△H4=△H2+△H1+2△H3 D.△H4=2(△H2-△H1+2△H3)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第一步:H2O2+I→ H2O +IO(慢);第二步:H2O2+IO→ H2O +O2+ I(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I和IO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H2O2分解的速率取决于第二步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98kJ
D.第一步H2O2被还原,第二步H2O2被氧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xA(g) + B(g)2C(g),反应曲线(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 表示C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x=2
C.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P3>P4,y轴可表示C物质在平衡体积中的百分含量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 + 2OH+ 2HCO3= CaCO3↓+ CO32+ 2H2O
B.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两种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H+SO42+Ba2+OH=BaSO4↓+H2O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 2H+ = CO2↑+ 2H2O
D.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时在10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20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B.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HCO3、H2CO3量的变化情况
C.A点时:c(Na+)>c(CO32)=c(HCO3)>c(H+)>c(OH
D.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O2+4e=4OH
B.有机电解质通过固体电解质可进入水溶液中
C.理论上外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负极消耗的质量为7g
D.该电池如可以充电,充电时碳极接外加电源的负极,锂极接外加电池的正极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一元碱(BOH)溶液中c(OH)/c(H)=1×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的pH=3;BOH的pH=13
B.pH=a的HA溶液,稀释10倍,其pH=a+1
C.等体积的HA和B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
D.相同体积相同pH的HA和盐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反应方程式为NO+CE+F(未配平)。当温度为T时,经过5 min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
NO
E
F
初始时(mol)
2.050
0.200
0
0
平衡时(mol)
2.000
0.100
0.050
0.05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4
B.增加活性炭的量,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C.容器中压强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时,用E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1·min-1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完成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1)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
(2)向AgCl固体上滴加Na2S溶液,固体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mA(g) + nB(g)pC(g) + qD(g),v(A):v(B)= 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情况下判断水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将反应IO3+5I+6H+3I2+3H2O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1)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此时甲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工作过程中关于电流计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编号)
a.电流计读数逐渐减小          b.电流计读数有可能变为0
c.电流计读数一直不变          d.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增大
(2)如果在加浓硫酸前,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则溶液变蓝的烧杯是_______(填“甲”、“乙”)。
(3)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再向甲烧杯滴入浓NaOH溶液,此时乙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电流计指针向_____(填“左”、“右”)偏转。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图表示常温时,稀释CH3COOH、HC1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

(1)图像中,曲线Ⅰ表示的酸是_____(填化学式);起始时,c(CH3COOH)_______c(HClO)(填“>”、“<”、“=”)。
(2)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3)25℃时,NaClO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_______。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I.工业上先将煤转化为CO,再利用CO和水蒸气反应制H2时,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CO2(g)+H2(g)
(1)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g)和H2O(g),t℃时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0
1
2
3
4
n(H2O)/mol
1
0.8
0.65
0.6
0.6
n(CO)/mol
0.8
0.6
0.45
0.4
0.4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充入l molCO、x molH2O(g)、y molCO2、2 molH2,此时v(正)=v(逆),则x、y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II.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i(s)+4CO(g) Ni(CO)4(g),△H,则△H_____0,(填“>”、“<”);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H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
(1)工业上可用甲烷与水反应得到合成氨用的H2: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  △H4,已知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H4=_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2)在2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同温度下、使用相同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为: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3 mol H2、2 mol N2
6 mol H2、4mol N2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t
5
平衡时N2的浓度(mol·L-1)
3
c

①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      5min(填“>”、“<” 或“=”,下同);乙容器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     3 mol·L-1
②下图中虚线为该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关于起始N2与H2投料比和 H2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图。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H2平衡转化率的示意图。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O3氧化海水中的I是大气中碘的主要来源,将O3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为探究外界条件对I2生成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填写表中的空白处。

编号
实验目的
反应物
反应前溶液的pH
温度
1
对照组
O3+NaI+H2SO4
5.2
25℃
2
①__________
O3+NaI+H2SO4+FeCl2
5.2
②_____
3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O3+NaI+H2SO4
③_______
5℃

(2)为测定生成I2的量,用移液管取20.00mL反应后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c mo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消耗V mLNa2S2O3溶液。
已知:①H2S2O3是一种弱酸;②2Na2S2O3+ I2= Na2S4O6+2NaI
①该滴定实验中除烧杯、锥形瓶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可选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作指示剂。
③反应后溶液中碘的含量为_________ g·L-1
④甲同学认为在滴定前应微热溶液,以排除溶液中溶解的O3和O2,不然会使滴定结果偏_____(填“低”或“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