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征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C.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D.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英国中央财政支出表。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投资科研,推动工业革命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C.与法国争霸使开支猛增
D.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A.18世纪末的美国 B.19世纪末的英国
C.1920年代的苏联 D.1930年代的德国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

A.国家放松干预经济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完全的自由放任 D.积极仿效计划经济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
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
万人以上城市数量(个)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
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
5.6
154
22
61.6
1650
8.3
197
31
74.6
1800
10.0
364
34
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材料三  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同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没能实现转型?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城市化三个主要阶段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特点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材料三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
(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4)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两极”走向“多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5届广东潮州高考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