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的宗教典籍是

A.《古兰经》 B.《大藏经》 C.《圣经》 D.《 吠陀经》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A.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A.《琶琶行》 “元和十年”
B.《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C.《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D.《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位同学收集某地考古资料后得出这样的认识:这一文明存世的时间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所处时代大致相近,但不论是玉器,还是金器、铜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你觉得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中国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B.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C.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D.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哪种情况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B.公元前228年某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02年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D.公元前218年某日,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将       

A.交唐太宗定夺 B.交兵部出兵攻击
C.交门下省审议 D.交内阁裁定处理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体系和选材原则的是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 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 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水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它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自耕农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有的现象,其影响重大,被视为租界设立之根本依据。根据这个文件所建立的应该是

A.英租界 B.美租界 C.法租界 D.日租界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指的是

A.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B.欧洲经济发展超过了亚洲
C.世界由分散逐渐地走向整体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有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英雄人物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B.英雄人物的出现完全是历史的偶然
C.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可推广性
B.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
C.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里轩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写道:“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这里的“正直的思想家”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科学社会主义者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共产主义者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韦尔斯说日本“……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发生如此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深受西方影响  B.发动战争,开拓殖民市场
C.推翻幕府,扫除封建障碍  D.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德意志)这个巨型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主要反映了德意志

A.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C.恢复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D.建立了许多自由城市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是由于

A.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获得私有土地
C.地主获得大量赎金 D.沙皇摆脱统治危机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在于
C. 大力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D. 不断推行消灭封建残余的改革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世界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状况。指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③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           ④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与图中杂志的创办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变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征服
从一个城邦到地跨三洲大帝国,罗马的发展史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世纪的罗马疆域图》

材料二

问题:
(1)观察地图,指出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疆域的四至?这一疆域内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
(2)概述罗马法律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如何理解“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宋繁荣
曾担任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的美国学者罗兹•墨菲称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在《亚洲史》中他这样评价宋朝,“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联系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引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Ⅲ教师教学用书》岳麓书社2005年版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问题:
(1)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运动?两者指导思想有何不同?
(2)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为什么?
(3)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王朝
情景一:主题——康熙帝与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他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情景二:主题——?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

问题:
(1)根据情景一,你能从材料中汲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情景二的诗词分别涉及哪些历史事件?
(3)参照情景一主题,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字数不超过10个)
(4)综合情景一、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对康熙帝的贡献作简要评述。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崛起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摘自《大国崛起》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问题:
请叙述英国自15世纪—20世纪初“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  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  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转型
材料一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
(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 中任一次,试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