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
A.颁布“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会议 |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 B.奖励军功 |
C.奖励耕织 | D.重农抑商 |
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 B.加强中央集权 |
C.思想文化专制 |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
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 B.“废沟洫” | C.“尽地力” | D.“为田开阡陌封疆” |
商鞅变法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 ②轻罪重罚 ③户赋劳役沉重 ④重农抑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 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
C.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 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 B.农业化过程 | C.工业化过程 | D.汉化过程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 D.削弱相权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
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 B.保马法 | C.将兵法 | D.更戍法 |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这段话反映出
A.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
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
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 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C.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 | D.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 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
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 | 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 |
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B.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D.巩固中央集权 |
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A.“教随国定” |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
C.“因信称义” |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 B.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 D.亨利八世离婚案 |
英国宗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否定教皇权威 | B.依靠王权自上而下改革 |
C.坚持基督教信仰 | D.宣扬信仰得救 |
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
A.加尔文宗 | B.路德宗 | C.英国国教 | D.胡格诺派 |
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 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
通过宗教改革后的西欧一些国家如德意志、英国等,其宗教变化的相似点在于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下列哪项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
A.创办埃及第一批近代工厂 | B.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
C.改革国家行政制度 | D.实行土地包税制度 |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
D.欧洲列强的干涉 |
下列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
B.奠定了埃及近代化的基础 |
C.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
D.使埃及彻底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 |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
我们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 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C.加强村社管理 |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
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黑船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议定关税 |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
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相对薄弱 | B.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有号召力 |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 D.中、下级武士已经演化为资产阶级 |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尊王攘夷”②“辞官纳地”③“大政奉还”④“戊辰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①③④②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
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宜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是
①以商品输出为主 ②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强占租借地 ④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者 | B.时间 | C.参加者 | D.地点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 |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
C.废除八股取士 |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也称为近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中的变化对俄国社会现代化有何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3)指出材料二中“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一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4)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