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思想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 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
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乐器有些本来就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②中西结合的改变,使得京剧不再姓“京”了
③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④外来元素的加入必然破坏本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关于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电影《鸦片战争》
C.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D.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A.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C.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 B.康有为
C.粱启超 D.陈独秀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不会自己发声,而语言则展示了具体而又个性化的历史画面,因此,每一个时代语言都有其特色。以下各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②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上了大学感谢邓小平
③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④我虽然不是一名头头,但“红卫兵”这个名称是我发明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莎士比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其共同主旨不包括

A.反对以神为中心 B.提倡以人为中心
C.肯定人,肯定人性 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B.宽容他人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D.敬畏自然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煤 B.石油 C.电力 D.水力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指反映了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论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的是

A.俄国沙皇政府被推翻 B.贝多芬指挥的音乐演奏会
C.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竞选辩论 D.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试飞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等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南宋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期……在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方面,在以前的基础上,迅速研制出大量新式工具和机器:用于耕种和脱粒;用于提水(抽水机);用于纺织纤维的梳毛、纺纱和织布……所有这一切很像18世纪的欧洲:商业化、城市化、扩大的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增长的需求。因此,发明新机器和改进其他手段,就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既关键又刺激的措施。这些进展有可能导致中国发生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和它应有的一切深远影响吗?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蒙古人的进犯把这一切都打断了。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   期
中   国
欧   洲
10-15世纪(宋元到明初)
印刷、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期)
《本草纲目》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中(清)
 
蒸汽机、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进化论

材料三  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文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一188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3分)
(3)雨果29岁时英国科学家的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是什么?列举这项重大发现“生气勃勃地发展为奇妙有用的东西”两例(名称和发明者)。
(4)当时中国成了“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经济根源是什么?中西方科技上的差异最终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原因?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试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主要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
——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
请回答:
(1)启蒙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中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而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据材料三,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认识,他们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1分)
(4)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你认为我们今天对待外来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2分)

来源: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