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01 mol/(L·s) |
B.υ(N2)=0.3 mol/(L·min) |
C.υ(NH3)=0.15 mol/(L·min) |
D.υ(H2)=0.3 mol/(L·min) |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处,现把管内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用量筒承接,该溶液的体积应为
A.10mL | B.40mL | C.大于40mL | D.小于40ml |
下列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lOH++Cl -+ O 2- |
B.H2CO3 2H++ CO32- |
C.NaHSO4=Na++HSO4– |
D.NH3·H2ONH4++OH-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浓度偏大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中盛有少量蒸馏水,再加待测液
③酸式滴定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盐酸润洗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滴定后观察碱试滴定管读数时,视线高于刻度线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④⑤ |
已知 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 18.39 kJ的热量。在下列两个反应中:
4P(白、s)+ 5O2(g)=2P2O5(s);ΔH =" -" a kJ/mol(a > 0);
4P(红、s)+ 5O2(g)=2P2O5(s);ΔH =" -" b kJ/mol(b> 0)a 和 b 的关系为
A.a < b | B.a = b | C.a > b | D.无法确定 |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Cu2+、NO3-、Fe3+、SO42- |
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Al3+、Na+、SO42- |
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CO32-、Na+、K+ |
D.PH=0的溶液中:Al3+、NH4+、Ca2+、ClO- |
有等体积、等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 C.B.V3=V2=V1 C.V3>V2=V1 C.D.V1=V2>V3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
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均减少1 mol
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 B.②③⑤⑦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对于反应:N2O4(g)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φ(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v(C)
B.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
C.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
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突然加压到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到P1
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92%,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 B.3 | C.4 | D.5 |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
B.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8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9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 酚 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 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每空2分,共12分)(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kJ,946 kJ,则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用“>、=、<”表示)
① 若取相同体积的上述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至PH=6,需要水的体积依次为V1、 V2、V3则其关系为 。
② 若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
③ 若取同体积的上述三种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关系是__________ (用V1、V2、V3表示)。
(每空2分,共10分)(1)常温时,将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PH=11,则混合时强碱与强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 -7 mol•L-1, 则此时溶液的C(OH-)为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4mol•L-1,
则溶液中C(OH-)为_____________ mol•L-1, 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____________ mol•L-1,此时温度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共10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 CH3OH(g),△H1
反应Ⅱ:C02(g)+3H2(g) CH30H(g)+ H2O(g),△H2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O |
0.27 |
0.012 |
(1)在一定条件下将2 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5min后测得c(CO)="0.4" mol/L,计算此段时间的反应速率(用H2表示) mol/(L·min)。
(2)由表中数据判断△H1 0(填“>”、“<”或“=”)反应C02(g)+H2(g)CO(g)+H20(g)△H3= (用△H1和△H2表示)。
(3)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 (选字母)。
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
(4)写出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保持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将反应Ⅱ的平衡体系各物质浓度均增加一倍,则化学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平衡常数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这两种合成甲醇的方法比较,原子利用率较高的是 (填“Ⅰ”或“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