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
(1)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2)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后面问题[双调]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曲中写了哪些秋景?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古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的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 图,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 图,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情感?
阅读《露》这首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小题。 南征(唐/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释】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能准确概括本诗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