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A . 10 . 0 cmB . 20 . 0 cmC . 30 . 0 cmD . 35 . 0 cm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 100 g 。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C 。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
(3)物质在第 5 min 具有的内能比第 7 min 时的内能 。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 共吸收了 J 的热量。 [ c 冰 = 2 . 1 × 10 3 J / kg ⋅ ∘ C , c 水 = 4 . 2 × 10 3 J / kg ⋅ ∘ C ]
(5)在图乙所示中, AB 段与 CD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跟它的 和 有关。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只填一种)
(3)图甲中质量为 m 、 2 m 的小球分别推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1 、 f 2 ,则 f 1 f 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
(4)图乙中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并无限长,木块被撞击后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是 。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电阻 R 的电阻值,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成正确的测量电路。
(2)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此开关闭合前,其滑片应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还有另一作用,是 。
(3)如果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V ,则被测量电阻 R 的阻值为 Ω ,电阻 R 消耗的电功率是 W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光发生反射时的规律”的装置,将一个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 ENF 立放在平面镜上。
(1)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
(2)纸板 ENF 可以用两块硬纸板在 ON 处连接而成,实验中可转折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图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求立放的物体(纸板、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 ,这样放置才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
(1)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海波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乙图所示,此刻海波的温度为 ° C 。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 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在图丙中, t 1 时刻海波处于 态。
(5)在图丙中,海波在 A 点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B 点具有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