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 。
(2))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3)t2℃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没有洗净的鸡蛋壳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在相应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I)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II)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III)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 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10分)在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某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电导仪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值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所有稀溶液的密度均为l g/cm3)(1)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3)从图II中可知: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有固体析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2KClO3 + 2H2C2O42ClO2↑+ 2CO2↑ + K2C2O4 +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3)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