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4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54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古文观止•放鹤亭记》)

【注】①扉:门。②麓:山脚。③际:至,接近。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傃(sù):朝向,向着。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③或立于陂田

或:

  

④故名之曰

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3)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