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圣地亚哥,但小说称呼他为“圣地亚哥“仅四处,以“老人”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人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保加利亚作家柳德米尔•斯托亚诺夫说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创作出的人物形象,往往能让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他身上找到自己,你从下列作品中的哪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情节和自身实际谈一谈。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简•爱》
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表格。
主人公
相关重要人物
相关重大事件
主人公结局
祥子
虎妞
(1)
(2)
保尔•柯察金
(3)
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
(4)
(5)
索菲娅
晚年不理解他的信仰和追求
离家出走,病死在无名小城
【红星照耀中国】
为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剧本选材
疑问
[家庭背景]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1)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
[片头配诗]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2)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结合诗节词句分析。
【时代塑造人物】
阅读名著,探索二十世纪中国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和命运,补全下图。
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同学们围绕《红岩》的封面展开了讨论,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封面上的这棵青松让我想起《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语:是的,松和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小文:关于松,我还想到两句诗,"(1) ,(2) "。
小语:我明白了,封面中用青松的用意是(3) 。
2.同学们绘制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写出A、B、C三处战役的名称。
3.长征中哪一次战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简要叙述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