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4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善弹琴,精于辨音。③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④孰与昧行乎:点亮蜡烛的光亮,与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1)填空。

①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  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②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  ,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炳烛之喻。

(2)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