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4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9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之躯(节选)

王族

①雪灾结束后,荒漠上的积雪在融化,春天终于来临。

②沙漠不比雪山寒冷,在春天里,温度上升一分,积雪就会融开一尺,荒野上慢慢地便露出绿的生机。春天也是接羔的季节,让牧人们每天又惊又怕。因为母骆驼到了临产期,肚子会一阵一阵地疼痛,它们便不会在一个地方老实待着,而是要在旷野上颠簸奔跑,想让肚子里的胎儿遭受颠簸而快些出生。所以,母驼往往都是在牧人找不到的地方独自产下幼驼。这是骆驼的习性,主人除了寻找它们外别无选择。

③这时候麻烦就来了。托拜阔拉沙漠草场上有很多长眉驼的天敌,其中最可怕的是狼。狼生性粗野,是食肉欲望最强烈的动物。到了母驼产春羔的季节,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狼终日在草场上游荡,嗅到母驼生殖的气息后,便远远地窥视,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牧民叶赛尔曾好几次经历过这样的事。2003年春末,长眉驼群里有一峰毛色灰白,瘦骨嶙峋的母驼要分娩。阿吉坎老人认为它产下的会是两峰毛色如雪的白色幼驼,但大家不相信他的话,因为它的皮色像一团乱七八糟的、沾着灰尘的抹布。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猎人的儿子会造子弹”,说的是种族遗传的事。那峰老母驼的毛色如此不好,怎能生出两峰毛色如雪的幼驼呢?

⑤分娩的两天前,那峰母驼出走,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一块大草滩抽搐着卧倒了。整整两天两夜,它在那里抽搐着嘶吼,身子下的那块草皮都被磨秃了。但任凭它如何嘶吼,草场上寂静无声,只有巨大的黑暗从四下里潜来将它遮蔽。最后,它扬起挂满污浊汗水的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两块湿乎乎的血块重重地落在了地上。两个新生命诞生了。

⑥这时候,两天来始终跟踪它的一只饿狼逼近了。 当浑身虚弱的母驼歪着身子,从地上刨出一蓬粗大的骆驼刺埋头大嚼时,狼集中了它所有凶残的野性,敏捷地扑过来一口咬住了它的臀部,这时,它已没有力气扬起后蹄。狼开始撕咬它的躯体,它流着眼泪把两峰刚刚降生的幼驼护在了身子底下。

⑦待阿吉坎和儿子赶到时,那峰刚刚做了母亲的长眉驼,身子已被狼啃吃了一小半,而且已死去多时了。阿吉坎把母驼的身子翻转过来,奇迹发生了,两峰幼驼迎着晨曦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毛色洁白如雪。再看那峰母驼,它死去的时候脸上很平静,没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⑧我感慨万分,母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母亲的形象。

⑨我跟着叶赛尔来到屋子后面的驼群里,寻找那两只毛色纯白的长眉驼。在这样庞大的白色长眉驼群中,我认不出哪两头是它们的母亲用生命保护下来的长眉驼。叶赛尔走到一峰面向夕阳站立,看上去有些傲慢的长眉驼跟前,喉咙间发出一声低低的呼唤声,用手抚摸着它的腿,似乎要让它听从他的话。这峰长眉驼太高大了,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个地方被抚摸的慰悦感。所以,当叶赛尔抚摸着它的腿时,它微微闭上了眼睛。叶赛尔说:“它就是那两只幼驼中的一只。它也快要做母亲了,你看它的肚子,鼓鼓的。”

⑩这时,太阳就要西沉了,空气中透着些许凉气,有一道夕光射到了它的腰身上,一层纯白的、微微透明的光晕映照着它俊美的体型。它猛一甩头,就在这道夕光中弯下了修长的脖颈,用一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颇为含情的、琥珀似的大眼睛望着我,然后缓缓扭转脖颈,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使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像。

⑪我心中泛起一阵颤抖,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相信,在这家人和长眉驼之间,并不仅仅是如此亲密的关系,在这颇为动人的一幕背后,还有着更为感人的、人与长眉驼互相依存的生命故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依存,人与长眉驼才能够很好地在这里生存下去。

⑫后来,再次见到阿吉坎时,我问:“你怎么知道那峰长眉驼产下的就一定会是毛色纯白的幼驼呢?”他微微一笑说:“这很简单,我的记忆不会骗我,那峰母驼刚生下来的时候,毛色也是这种高贵的白色。”

(选自《意林》2018年第11期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给第②段中加点字注音。

颠:   簸:  

②阅读第③段,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母驼此时的处境:  

③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文章第⑦段刻画了母驼死去时的情形,你从中能感受到母驼死前怎样的心理状态?

(3)第⑩段中对幼驼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看似多余,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母亲之躯(节选)王族①雪灾结束后,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