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2)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4)有下列物质:CO2、CO 、H2、CH4,其中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5)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6)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甲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图甲 图乙(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色。(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方程式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__(填“>”、“<”或“=”)7。(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正确认识金属材料具有重要意义。(1)截止目前为止,人们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 。(2) 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 。(3)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新制得的氧化铝除能与盐酸等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因此化学上把氧化铝称为两性氧化物。请结合上面信息写出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在今年开展的“我与化学”活动中,有同学采用将铁粉在空气中洒向火盆里,结果发现也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因此论证了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结论是不够准确的。假设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和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在空气中却可以燃烧的事实中,你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 ℃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用化学用语表示:(1) 2个镁原子 ; (2)硫酸铁 ;(3) 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 ;(4) 硝酸铜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