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汤因比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刺激——反应”理论,费正清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两次鸦片战争刺激之下中国的反应的是( )
“在政治学和自治政府的问题上”,他“既不是自由主义者,也不是民主主义者”。“他对人类的看法大约同他的朋友腓特烈一样的差劲”。“他没有任何先进的政治学说,但他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理性的专制国家。他认为能够开明练达的只有少数人,因而觉得应由这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权”。这里的“他”是指( )
启蒙运动中某部著作“旨在反对法国的专制君主制”,主张“国王和许多‘中间体’之间应该分权。”这些“中间体”包括高等法院、各省三级会议、有组织的贵族、持有特许状的市镇,甚至还有教会。该著作是( )
有人这样赞美启蒙运动:“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这一赞美之词认为哪些因素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 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③受自然法思想与自然权利观的影响 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
“所有新教徒都宣布,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真正来源是圣经。一方面,16世纪所有成为国教的新教教会坚决主张尊奉自己的教义,不允许个人自由;另一方面,所有的新教徒心中仍然有着路德首先点燃的小小的精神火花,因此谁都没有断然否定在良心问题上私下作出判断的权利。”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英)戴维·赫尔德认为,“并非仅仅是宗教改革引发的争斗对政治思想有着持久的影响。因为在路德与加尔文的教义中,包含着作为‘个人’的人所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它(新教教义)把个人从教会直接的‘制度支持’中解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进而激发了把个人看作‘自身命运的主人’的观念,这一观念成了后来政治思想的核心。”戴维·赫尔德在此强调宗教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