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其生产流程图如下 (1)贝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还原刘是
(10分) 无水CuSO4在强热下会发生分解反应:CuSO4CuO + SO3↑2SO32SO2↑+ O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D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实验步骤:①称量反应前D管的质量。②连接好装置,关闭K,加热硬质玻璃管A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③待硬质玻璃管A冷却后,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④再称量D管,得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B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管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3,实验过程中发现B管的温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上述方法实验,假设B、C、D对气体的吸收均完全,并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能否根据m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 中m 管的作用是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E中若装有FeCl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长郡中学高二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c.稀盐酸滴入MnO2 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①实验b的目的是 ; 实验c的目的是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
为比较Fe2+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是 。(3)某同学要利用乙装置测定某H2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在锥形瓶中加入0.10 mol MnO2粉末后加入50 mL 该H2O2溶液,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中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mL;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 > > ;④计算H2O2的初始的物质的量浓度 。(结果保留2位小数)
(14分)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若饮用水中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将还原为,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 褪色。(2)实验验证:①苯不能使 褪色;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健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 上。(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 ;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 一般的碳碳单、双交替的环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