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167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出句式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吾闻二世少子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此庸夫之怒也 D.故不错意也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辍耕之垄上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专诸之刺王僚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发闾/左適戍/渔阳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对【乙】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已失期 (        )     (2)死,死国可乎 (        )
(3)请广于君 (        )     (4)长跪而之曰 (          )
翻译下面句子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按要求填空。
(1)【甲】段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巨著        。这部史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是                 ,               
(4)【乙】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的性格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并回答问题【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